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

20090220

国际投资人对中国经济信心爆棚
2009年02月20日 01:32
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朱周良
  中国正日益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希望。
  美林18日发布的2月份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投资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达到本轮危机爆发以来的新高,进而也带动了全球经济人气的显著改善。不过,投资人仍对股市投资持谨慎态度,有相当一部分机构在减持股票。
  本次调查在本月2日至12日期间进行,共访问了全球50多个国家的212位基金经理人,管理的资产累计达到5990亿美元。
  2月份,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经济将持续恶化的受访者净占比大幅下降18%个百分点,不过,多数人仍认为,世界经济当前依然处在衰退之中。
  基金经理人对于中国经济持续降温的担忧正在减缓。在受访者中,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12个月会继续放慢增长的人数大幅减少,由1月份的净占比70%降至2月份的仅为21%。
  美林全球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哈尼特表示:“基金经理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达到自2007年以来的最高点,现在只有在中国还能看到与全球‘脱钩’的些许希望。”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人对企业盈利前景的悲观情绪也有开始减轻的迹象。净占比43%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一年中企业盈利会继续恶化。另有49%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中通胀压力会下降,此前两个月分别为82%和64%。
  调查还显示,投资人重新开始对大宗商品产生兴趣。受访的基金经理中,2月份仍减持商品投资部位的受访者净占比降至15%,去年12月则为32%,表明更多人开始在过去两个月中调整资产配置。

欧企赖账潮或是危机下一波
2009年02月20日 02:21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高健
  日前,美国联邦政府金融救援新计划的出台,以及西方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对不良资产清理全球统一策略的探讨,让全球金融体系的修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近期有迹象表明,潜在的危机“祸首”正在逐渐转变为宏观经济实体。眼下,全球市场中将有更多的不良资产面临兑现困难的境地,而这一现象最大的肇始者就是欧洲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出现的偿债违约率大幅攀升,或将在不远的将来引发全球市场的新一轮恐慌。
  据信用评级机构穆迪的投资者服务部门称,2008年,多达249家欧洲企业的信用评级遭到下调,该数字为1990年以来新高。而那些向私募基金进行巨额借贷的企业的前景看上去更加可怕,标准普尔去年6月曾预测,曾通过借贷进行过收购的欧洲企业中,约有58%都面临着超出预期的债务规模,而56%则预计无法获得运营净利润。需要指出的是,眼下的情况要比2008年6月严重得多。
  上述现象源自世纪之交,当时欧洲金融机构实施保守的政策,拒绝针对高风险的抵押贷款进行大规模出借,因此,银行能够向企业提供的资金就富余了很多。这时,私募基金敏感地察觉到了传统行业企业那里存在的机会,便向其注入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而在利率较低和欧元走强的情况下,欧元区企业自然希望能够得到足够资金来开展资本运作。于是,当时很多保持稳步发展的欧元区企业,在过去10年时间里不可思议地疯狂借贷。数据显示,欧元区企业目前的负债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相当于该区域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5%;相比之下,美国企业负债占该国GDP比例则仅为50%。
  不幸的是,在欧元区企业高额债务偿还最后期限到来之时,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不期而至,并引发了实体经济的迅速衰退。全球金融机构惜贷和产品需求的萎缩,使得欧元区企业立即处于无力还债的尴尬境地。
  要摆脱困境,欧元区企业的选择并不多,而目前较为可行的道路主要有三条:
  一是资产出售套现来避免债务违约。比如,法国视频器材提供商汤姆森公司(Thomson)在上月29日承认无法向持有该公司27亿欧元债券的投资者进行兑现后,正打算通过出售其有望为好莱坞长期提供产品的一家子公司,来筹得足够的现金。但这样的做法似乎只适合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
  二是与投资者商议延迟债券兑现期限来集中现有资金还贷。以同样来自法国的全球最大混凝土制造商拉法基(Lafarge)集团为例,其目前的债务总额已达220亿美元,其中今年应偿数额为34亿美元。为了按时还贷,该集团不得不将其投资者持有的5亿美元债券的兑现时间延后至2010年,但当前在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区间的大背景下,这种有限期的短暂延迟或许只是推迟问题出现的时间而已。
  三是发行新的公司债券,通过融资来渡过时艰。目前,这种选择颇受企业青睐,这就是为何在今年1月欧元区企业所发行的新债券总额,能够创出1590亿美元新高的原因。然而,其代价也高得惊人:过去几年中,投资级别的欧洲企业债的平均利率上涨了200%,即使像诺基亚这样的大公司也不例外。这意味着,一旦欧元区经济形势无法足够快地反弹,当下一轮企业债兑现高峰来临时,该区域内的企业将毫无还手之力。
  实际上,和美国市场上经营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一样,在通过短期借贷维持长期贷款偿还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债务主体因无力支撑而面临破产倒闭,而劫后余生的那部分企业也会大伤元气,这必将使投资者信心备受打击。从这个角度来讲,欧元区企业大幅上升的偿贷违约率,或许会成为全球市场下一波恐慌源头。


东欧:金融海啸第二波
2009年02月20日 03:13
第一财经日报
  赵刚
  编者按:
  次贷危机爆发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美国和欧元区,然而现在人们突然发现,另一个“炸弹”在东欧。自去年8月以来,包括俄罗斯、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众多东欧国家的货币都已经下跌超过30%。截至去年底,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超过1.54万亿美元,其中波兰和捷克的外债水平已达GDP的100%。为何东欧眼下的问题如此令人担心?因为东欧国家最大的债主是德国、法国、奥地利等西欧国家。一旦东欧大规模爆发违约事件,无疑将成为“金融海啸”第二波。
  东欧多国国债评级被调降令欧洲金融安全再度成为全球投资人关注的焦点,包括匈牙利、波兰、捷克在内的中东欧多国国债已遭到投资人的抛弃,而分析师甚至警告称,东欧有可能发生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同等规模的经济动荡,这将对本已脆弱的欧洲金融体系带来重创。
  丹麦银行(Danske Bank Group)的首席分析师克里斯藤森(Lars Christensen)在周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在其看来,中东欧市场垮塌的规模与1997年从泰铢贬值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相当。克里斯藤森在报告里说,该地区没有哪种货币能不受此影响。毫无疑问,市场认为该地区是欧洲的次等地区,现在每个人都在设法逃出去。克里斯藤森在2006年的一篇论文中曾预测到冰岛金融市场会垮掉。
  而之前匈牙利、波兰的国债已遭到评级机构的降级,昨日俄罗斯媒体称今年以来,本国逾期无法兑付的卢布债券总额正在迅速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月中旬,俄罗斯可上市流通的卢布债券总额为1.6万亿卢布。其中,逾期无法兑付的债券总额达到573亿卢布,占债券总额的3.6%,比例远远高于年初的2.3%。
  摩根士丹利首席外汇策略师任永力指出,东欧的外债总计约1.7万亿美元,多数借款将在短期内到期,今年这些东欧银行还款或再融资额为4000亿美元,相当于该地区GDP的三分之一。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预计,东欧银行业的坏账可能达到1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20%。
  另一方面,从波兰到俄罗斯,政府债券保险成本正在进一步上升,而同时各国的货币汇率则在下跌。匈牙利福林兑欧元周二跌至历史低点,波兰兹罗提兑欧元也跌至近期低点,自去年8月份以来跌去了三分之一。花旗对包括捷克、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8国的统计显示,这些国家今年平均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将达到4.1%,两倍于拉丁美洲国家的1.7%。
  但最大的担忧还是来自欧洲金融体系。之前几年,由于东欧经济快速增长,它与西欧的金融联系日益紧密,使得该地区成为西欧的投资热点,西欧银行业拥有大量对东欧的贷款。而去年以来全球经济下滑以及西方邻国出口产品需求锐减,使得东欧经济优势不再,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拖累东欧货币大幅缩水,并给当地的金融系统信贷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此穆迪周二发表特别评论,由于中东欧等经济体已经陷入了长期深度经济衰退,因此警告在东欧经济体拥有巨大贷款敞口的欧元区银行(主要是奥地利、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和瑞典等国银行)可能会遭评级下调。这些国家银行大约持有中东欧银行业一半的资产。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去年9月的统计数据,奥地利银行在欧洲新兴市场的敞口达到了2780亿欧元。这几乎相当于奥地利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而高盛估计,在最坏的情况下,对东欧贷款最多的奥地利银行业在东欧的附属机构可能会产生140亿欧元的坏账,规模相当于奥地利GDP的5%以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